產品個性化要求高,計劃與生產管理如何應對?
導 讀
隨著新技術與產品多樣化的發展,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要求會越來越高,對生產企業的生產計劃與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鑒于此,結合制造企業運營模式,本文從計劃管理方面探討制造企業應如何更好地適應當前的這種變化趨勢,提升制造企業的交付力,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縮短交付周期,提升客戶滿意度。
一般而言,生產企業的生產運作模式可根據客戶需求提出時間與產品生產安排的庫存策略相結合分為以下幾種:MTS、ATO、BTO、MTO和ETO等(如下圖)。雖然,這幾種生產模式在計劃和庫存策略上有差異,但實際上除了MTS外都是按單生產,只是其產品定制化層次有差異。
那么,企業在計劃與生產管理上如何應對這么復雜的定制化生產運作模式呢?
根據按單生產的定制化層次的不同,這四種生產模式按計劃方法可以分為兩類:
- 預測與訂單相結合的計劃生產模式(ATO和BTO)
- 純訂單的計劃生產模式(MTO和ETO)
盡管如此,每類的兩種模式還是有很大的差異。ATO是接到訂單后通過半成品進行成品生產,而BTO是接到訂單后通過原材料或少量的半成品進行生產;MTO是產品結構既定,接到訂單后開始原材料采購,而ETO是產品結構未定,接到訂單后進行設計后采購材料生產的一種模式。
在實際的企業生產運作中,很多情況都是兼而有之的,那么,企業如何應對各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呢?
當企業的零部件通常為標準產品,通用性較強的情況下,實際上可以采用ATO的運作模式。
而當零部件通用性不強、原材料采購周期比較長的情況下,可以采用BTO的運作模式。這樣可以通過物料或零部件的提前準備,縮短客戶訂單整體運作周期,提升企業快速交付的能力。
無論哪種運作模式,金蝶云·星空能提供幫助企業實現良好的運營管控的解決方案。
▲金蝶云·星空針對ATO生產模式,提供ATO預測沖銷及相應的計劃方案,主要是針對通用部件的ATO預測原材料需求與計劃,實現成品訂單與部件預測之間的沖銷。
▲BTO生產模式定制化層次較深,部件通用性不強,是通過成品預測通用原材料的需求與計劃,結合成品訂單與預測沖銷實現定制件采購計劃,并依據成品訂單安排生產的一種計劃與生產模式。這樣不僅可以通過預測來提前預備物料或零部件,提升企業交付力,同時,還能通過預測沖銷減少物料或零部件的重復準備,減少呆滯料庫存產生的風險。

MTO生產方式非常適合產品結構確定,但客戶需求不確定的情況;而ETO是只有客戶下單才知道客戶需要什么產品,并且這種產品當前沒有現成的產品資料,需要經過研發設計才能確定產品結構。 即便如此,ETO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需要經過全新設計,另一種是采用大部分通用部件以及部分設計形成的新產品。前者的產品設計與生產周期可能較長,需要結合金蝶云·星空的PLM方案以及MTO的制造策略;而后者若設計在企業經營中不占主要地位,周期較短,可以僅使用MTO制造策略,通過訂單需求先制造通用零部件,最后結合真正的客戶需求的完整產品BOM實現產品的生產。 非標產品,但有標準產品原型 如果產品為非標產品,但有標準產品原型,可以采用MTO策略,在客戶下單后,企業可通過標準產品進行通用零部件的采購與生產,待非標產品完全設計完成后,進行非標件的采購與生產,從而縮短整體產品的交付周期,提升客戶滿意度。 非標產品,且沒有產品原型 一旦客戶需求主要是非標產品沒有產品原型時,并且設計、采購、生產的周期比較長,此時需要多部門協同運作,單純采用MTO策略無法及時有效響應客戶需求,可能需要結合PLM及項目管理提升產品交付效率,前提是客戶有專門的項目管理部門統籌管理,否則項目管理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綜上所述,這幾種生產模式,區別與聯系如下表所示。金蝶云·星空在不同的生產模式下,其計劃與生產方案雖各有不同,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制造企業提升交付力,縮短客戶等待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
因此,現有產品為標準產品,但客戶需要哪個產品何時需要不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采用MTO策略,在客戶下單后進行物料采購與產品生產。
ATO:針對零部件進行ATO預測單,并構建ATO預測沖銷方案,實現成品訂單與零部件ATO預測單的沖銷,并利用沖銷結果進行采購計劃,同時,僅根據成品訂單進行生產計劃與安排。
BTO:針對成品進行普通銷售預測,并構建預測沖銷方案,實現成品訂單與銷售預測之間的沖銷,利用沖銷結果進行采購計劃,同時,僅根據成品訂單進行生產計劃與安排。
MTO:根據銷售訂單構建計劃方案,并據此進行物料采購與生產計劃;如果有標準產品,可通過標準產品預測進行物料采購,并通過銷售訂單進行生產,縮短交付周期,提升客戶響應速度。
ETO:局部設計的情況下,可采用MTO方案,并結合通用部件的預測進行原材料采購,并最終依據全新產品設計安排定制件采購與生產;全新設計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客戶設有獨立的項目管理部門時,可通過PLM及項目管理實現訂單履行整個環節的管理,并依據MTO制造策略進行生產與計劃安排。